美国潜艇失踪75年后,在我国东海被发现,美国:请勿打捞_灰鲸_日本_蒂姆·泰勒
1894年9月17日,在黄海海战的激烈对抗中,邓世昌指挥的“致远”舰面对日舰的围攻,舰体多次遭到猛烈的打击,火焰吞噬了舰身,船体严重倾斜。在这生死关头,邓世昌冷静地对船员说道:“倭舰专恃吉野,苟沉此舰,足以夺其气而成事。”他下定决心,带领全体船员将“致远”舰全速驶向日本主力舰“吉野”号,誓死与其同归于尽。日军见状,慌乱中疯狂开火,一发炮弹直接击中了“致远”舰的鱼雷发射管,导致舰艇发生剧烈爆炸。
当舰艇沉没的瞬间,邓世昌怀中紧抱着他的爱犬,那只忠诚的犬只咬住他的手臂,试图将他救上船。然而,邓世昌没有选择逃生,而是毅然决然地决定与船共命运,和船员们一起英勇殉国。“致远”舰上的250余名官兵与邓世昌一同,在海底沉睡,成为历史的英雄。
展开剩余79%超过百年后的2014年,沉寂已久的“致远”舰终于被打捞出海,英雄的遗骸回到了祖国的怀抱。与此同时,世界各地的海底依然沉睡着无数为国捐躯的英勇灵魂。
时光流转至2019年,中国东海海域发现了一艘潜艇残骸,经过专家的鉴定和详细资料查阅,确定这正是美国二战时期失踪的“灰鲸号”潜艇。
“灰鲸”号于1944年2月24日接受命令,前往中国东海,参与袭击日本的Hi-40护航舰队。任务完成后,在返航途中,它与日本的锡兰丸号货船相遇,毫不犹豫地发动攻击。仅剩的两枚鱼雷将锡兰丸号击沉,但这一举动暴露了“灰鲸”号的位置,随即遭到日军水上飞机的攻击。潜艇虽尽力躲闪,但仍被日本飞机击中,发生猛烈爆炸。
“灰鲸”号被击中后迅速潜入深海,试图逃避追击。然而,日本的反潜驱逐舰很快赶到,开始用深水炸弹进行攻击。经过十几分钟的猛烈轰炸,海面上冒起气泡和油污,表示潜艇已被彻底击沉。
虽然美军知道“灰鲸”号的任务区域,但沉没的准确位置却无法得知,最终,美军放弃了搜寻。这样,“灰鲸”号与其上80名船员的英魂,便永远沉睡在茫茫大海中。
“灰鲸”号是一艘美国“雀鳝鱼”级舰队柴电潜艇,舰长94米,水上排水量1499吨,水下排水量2410吨。它具有强大的巡航能力,能够以19公里/小时的速度航行20000公里;并且,当以3.7公里/小时潜航时,它可以在海底保持48小时之久。这让“灰鲸”号具备了长时间、远程的攻击能力。
在火力上,“灰鲸”号也不容小觑,装备有10具533毫米鱼雷管、24枚鱼雷以及1门76毫米甲板炮。二战期间,它屡次立下赫赫战功,获得美国海军的嘉奖和八枚战斗之星勋章。作为美国的英雄潜艇,“灰鲸”号不幸倒在了中国东海的海底。
在二战期间,像“灰鲸”号一样,遇难的美国潜艇多达52艘。潜艇成为了二战中的重要武器。
德国制造了超过1100艘潜艇,配合邓尼茨将军的“狼群战术”,在大西洋上对盟军商船和舰艇发动不间断的攻击。虽然德国海军力量相对薄弱,没有航空母舰,但通过潜艇的灵活性,他们成功地重创了盟军的海上力量。在二战期间,德国潜艇共击沉了2491艘盟军舰船,使得盟军损失惨重。
美国也学习了德国的战术,利用潜艇对日本展开了类似的“狼群战术”。日本资源匮乏,极度依赖外部供给。美国的潜艇利用其隐蔽性和远程作战能力,渗透至日本后方,攻击日本的运输船和舰艇,导致日本本土的资源供给中断,迫使其军队面临补给危机,为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击败日军奠定了基础。
美国潜艇在二战中的卓越表现,助力美军最终取得胜利。然而,其中52艘潜艇却永远沉没在了深海。
美国探险家蒂姆·泰勒深知这些潜艇背后所承载的历史和英雄。他决心将这些被遗忘的潜艇重新找回,让它们的故事不再沉默。泰勒组建了一个专业的团队,开始搜寻二战期间沉没的52艘美国潜艇,并将这项计划命名为“失踪的52艘”。此计划得到了美军的全力支持,美军为泰勒提供了详细的潜艇信息、作战计划以及沉没区域等关键信息。
然而,大部分潜艇是单独行动的,沉没的具体位置并不清楚,甚至美军也没有详细记录。由于战后美日成为盟友,泰勒还通过日本获得了很多关于潜艇沉没的资料,这为他的后续工作提供了极大帮助。
经过多年的艰苦寻找,泰勒团队最终成功地找到了其中5艘失踪的潜艇,其中包括1944年2月27日被日军击沉的“灰鲸”号。
1991年11月10日,泰勒团队在东海冲绳岛附近的海底,发现了一艘潜艇残骸。潜水员通过艇身铭牌确认,这正是“灰鲸”号。
在“灰鲸”号的海底,80名船员全部遇难。这个消息传回美国,令美国人民感到沉痛与悲伤。原本,美方希望能够将潜艇打捞上来,将船员的遗骸送回美国,但经过评估后,美军认为,如果进行打捞,不仅难以保证遗骸的完整性,还可能打扰到已安息的烈士。出于对这些英雄的尊敬,美军最终决定放弃打捞。
为表达对80名英勇舰员的敬意和尊重,美军请求各国不要打捞“灰鲸”号,让它和船员们继续安息在海底,永远成为历史的一部分。
发布于:天津市